查看原文
其他

研学旅行|带着任务去,载着收获归

孙超 张翠 研学头条 2022-10-09

 / 孙超 张翠  图片 / 网络

来源:中学地理教育参考


1

研学旅行与其“新组织形式”

研学旅行,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,通过集体旅行,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。作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,研学旅行弥补了以往地理教学的薄弱环节,体现了地理课程的性质和理念,对表于丰富学生学习方式、拓展视野、提高地理实践力等都非常有益。

然而,在实际开展过程中,学校、教师和学生三方都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或受到一些限制、为了避免这些问题,同时又尽可能实现《意见》中的各类育人目标,笔者尝试了“新组织形式”,具体见表1。


2

"新组织形式”的实施

1、行前指导和培训

为了让学生更好地“带着任务去,载着收获归”,行前教师可就地理摄影技巧和景观欣赏方法、研学目的地选择、研学主题和方案确定、户外安全防护以及最终成果提交形式等开展一些指导和培训,具体如表2所示。

2、成果分享与交流

为了使研学成果得到充分利用,在研学结束后,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对习得的知识和获得的体验进行分享与交流,从中总结收获与成功之处,反思不足与需改进之处,为下次研学活动提供借鉴。

同时,鉴于研学本身也是地理教学的拓展与补充,教师还应以此为契机,将研学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,开发各类研学提升课和拓展课,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,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生活化和实用性 。 

除此之外,教师还可通过宣传栏、黑板报和网络媒体等途径,加强对研学过程和成果的宣传,以调动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, 赢得学校、家长和社会的持续关注和进一步支持。


3

“新组织形式”下部分学生研学成果展示与评价

在学生最终提交的30件“说理解图”作品中,共涉及研学目的地17个,分属国内11个省级行政区和其他6个国家(见图1)。同时,研学主题也十分丰富,涉及多个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。

对于景观图片的解读,除了包含一般性描述外,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联系教材,对其中的地理规律和原理进行深人挖掘。部分学生甚至还在解读中附加了自己的一些问题,期望得到教师的点拨,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。

另外,解读中除了包含地理知识外,还渗透着学生的审美、家国情怀及对大自然的敬畏等情感。表3为部分学生的研学成果。


↓↓↓

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


全国研学辅导员实操体验培训课(黄山站)


2019年3月29日在黄山举办


小伙伴们快来抢座位吧

研学头条3月活动动态

2019.3.23-26全国研学辅导员实操体验培训课(西安站)

联系人:189 9185 6127(何萌)

版权归作者所有,研学头条整理


作者: 孙超、张翠,作者单位: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、江苏省常州市正衡中学。原标题为《研学旅行“新组织形式”的尝试和思考》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版权,请联系删除

转载请联系作者,图片来源网络

====往期热门===

研学旅行|素质教育新起点

研学旅行热潮下的疑虑与反思!

研学旅行|地理视角下的研学旅行

两会时刻:全国人大代表如何看研学

研学旅行课程设计,有这几点需要做!

关于研学头条

研学旅行垂直新媒体


带你发现研学旅行的乐趣


公众号:研学头条

微信号:孙真老师

点击图片,长按识别二维码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